Default Man(默认角色)
写在前面
1568 字 | 规训 | 社会学 | 压迫 | 反抗 | 想法 | 理念 | 认知
愿你我都有被讨厌的勇气。
正文
前两天从母亲口中得知,有个朋友说我很倔强。宁愿对抗压力也不愿意低头。当时我有些迷惑。后来想了想,她们大概不知道我的内心想法,便释然了。
一旦认定了路,不论怎样也要走下去,我是这样的人。当然,也会根据情况持续调整,上下波动。
我跟很多人说过 Default Man 这个概念。
Default Man 在社会学语境中指标准人类模板。西方对此甚至有明确的几个属性(WASP):白人、异性恋、中产阶级、健全人士和中年。一切活动、标准,都会按这个角色设定。 例如:办公室空调温度过低,让女性可能需要披毯子;驾驶座按照男性体型设定;基础设施几乎忽略了残障和视盲人士;穷人、农民、群众在社会上没有什么话语权。
如果转换到国内,Default Man 大概会有这么几个标签:白衬衫,西装裤,皮鞋,体制内,手握权力,党员,官腔,办公室工作以及大男子主义。
我对抗压力的最初动力,就只是因为不想成为 Default Man,而最近这些压力的施加者,也恰好是一群 Default Man。而不想成为默认角色的最初动力,只是一个很简单的理由——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
如果我不去体会她们的感受,我便不会理解;如果我不去了解穷人的困难,我便心存傲慢(不过在贫穷这件事情上,或许我已经本色出演了吧);如果我不能感受孤独,或许我会肆意指摘。
它是我认定的路,无论怎样也要走下去。信念如此。
许多事情上,我都温和甚至怯懦,而涉及底线、原则或信念时,却意外地固执。在我眼中,这应该固执。
突破底线会让我怀疑:自己究竟是什么?
或许正因如此,周围的人对于我所执拗的这些事情相当困惑,不理解的声音众多且言辞锐利如荆棘。
面对这些声音,顶住压力,也在我最初设想的情况之内。
不过,最亲最看重的人,也让我真正反思最开始的命题:成为 Default Man,真的有想象中那么糟糕吗?
有没有可能,我在讨论这个问题时,用了以结果导向的目光,完全不考量其过程?或许那些“让人厌恶”的默认角色,最初也不想成为这样的人?现在的结果最终只是一个被迫的结果?
一直痛恨默认角色的坏处,是否一叶障目未曾看见它的好处?需要贯彻执行这种重大理念之前,我是否应该做一个全面的评估?
想着这些,我忽然觉得——它或许并没有那么糟糕。
前两天,我忽然想起我的初衷:体会他们的感受,如果在今后涉及到类似的裁判或决策,希望能对她们、他们、他们等等人群有更多的耐心和更大的宽容。
而非彻底贯彻执行这件事。南辕北辙。
Default Man 在社会上一直是权力的象征,顶梁柱的存在。这是不是社会和默认角色双向选择的结果,我们不去讨论,因为这种特性客观存在:经济支持、杀伐果断、决策能力,仿佛能撑起一片天空。
无可否认的是,Default Man 不好惹。而罹受灾难时,这种形象和角色,也能最大限度地带来安全感,而不管它是否名副其实——就像灾难来临之际时,看见迷彩服的人民解放军冲进山林一样。这也是默认角色的一种象征。
所以,或许我最好的选择,不是对抗这种钢铁洪流、压力巨大的社会机器,而是选择性地执行。
对外,选择成为 Default Man,为了保护身后的人不受侵犯;对内,卸下默认角色的面孔,因为体会过彼此的感受,用更多的平等、耐心和宽容相互交流。
或许这才是我应该贯彻执行的决策。
我正在体会彼此感受的过程中,这个过程不可或缺,如果残缺则最优决策无法成立。所以,如果他们能看到的话,希望能包容我这一段时间的任性吧。
乖宝宝无法生存,总有需要面对压力的时刻。
撞车与保险公司和对面车主对峙的时候,受到人身伤害进入调解室的时候,过度医疗、诈骗侵犯的时候,有人掀桌子的时候,成为地震火灾当事人的时候……
我现在正在训练这种能力,而我希望到时候面临这种巨大压力的时候,能有 Default Man 的实力,哪怕它之前于我而言“恨之入骨”。
默认角色,或许是一种能力,而非一种形象。一种能随时装上和卸下的能力。
希望你有,希望我们都有。
南国微雪 Miyuki
2025 年 7 月 7 日
封面图
摄影师・画师 | Chris Hardy
图源 | Unsplash